全国首创!首个中国种猪精液拍卖活动将亮相第五十届养猪产业大会(广州)!精液市场规模可达100亿元!
时间:2024-12-27 04:38:00 出处:热点阅读(143)
广东猪业继续领风气之先!12月13日,在第五十届养猪产业大会(广州)上,主办方将创新性举办同期活动——2023中国种猪精液大赛与拍卖活动。这是全国首个种猪精液大赛与拍卖活动!中芯种业、史记生物、扬翔秀博、白石、鼎王等国内知名种猪企业纷纷报名参赛!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人工授精的普及,外购精液成为新趋势。猪精市场前景广阔。我国猪业每年需要2亿多份精液,如果按照50元/份售价计算,相当于精液的市场规模可达到100亿元。
精液市场规模超100亿元
“随着人工授精越来越普遍,社会化供精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学伟曾在接受农财宝典记者采访时分析,外国90-95%的养殖场都是靠社会化供精。
“每年所需精液量=2.2胎x2.5份/胎x基础母猪数”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守全给记者总结了一套公式,如果按照官方公布的2021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6万头计算,每年需要的猪精量大概为2.36亿份。
李学伟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纯繁、扩繁和商品三种类型精液。《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询问多家猪精企业的精液销售价格发现,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精液,价格差距还是比较大。
如果按照50元/份售价计算,精液市场的规模都已经达到了100亿元。可见,精液市场的规模之大。
“尤其是对于中小猪场来说,从成本、生物安全和便捷性等角度综合考量的话,外购精液会是趋势。”张守全分析,随着规模化水平逐步提高,加上非瘟常态化背景下,猪场会更多地实行批次化生产,在配种的时候,更需要精液集中供给。一旦不配种,如果自己养公猪容易造成闲置,不能正常地周转和使用,浪费较大,性价比不高。
“以种公猪站为纽带的种猪繁育体系是大势所趋。”广东谷越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翔解释道,受制于疾病和疫情防控要求,未来不仅肥大猪活体禁止长途贩运,种猪更新也将大幅度减少长途贩运。对此,张守全表示赞同,大型公猪站的出现,专门生产精液向社会销售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中小规模养殖场外购精液意愿有所提高
对于养了2000头母猪的广东某养殖场场长江先生来说,为母猪配种是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近年来,这项工作的过程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周边的小型养殖场都是以外购精液为主。”江先生表示,养一头优质的公猪需要上万元成本,而买一袋猪精只需要上百元成本。对于中小养殖场来说,如果选择外购精液进行配种,不仅能够解决养殖一两头公猪的高成本问题,还能想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就能买到手,非常方便。特别是防非时期,引进公猪的风险也比较大,小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疫条件有限,若购买精液的话,可以降低疫病风险。
“为了育种改良,我们偶尔也会外购小部分精液。”贵州某万头母猪场相关负责人陈先生如是说。
“非瘟前,养殖场以自养公猪自产精液(场内供精)为主。非瘟后,中小规模养殖场自产精液的积极性大幅下降。”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守全分析道,非瘟的到来,让中小型养殖场意识到外购精液能够降低引种风险,而且购买精液也更加地便捷高效。
除了安全问题,成本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外购精液甚至只需要1/10的公猪养殖成本。”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学伟也提到,场内供精的话,引种的风险会比较大,而精液带毒少,生物安全防疫压力会更小。
“实际上,规模猪场老板是很擅长进行风险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的,高端社会化供精可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提高养猪效率,降低养猪成本是社会化供精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养猪业发达国家以及我国近些年来社会化供精的发展历程就是最好的证明。”秀博基因董事长李家连博士认为,使用高端精液由于种猪基因优良和精液品质稳定,可以显著提升猪场经济效益,例如:PSY提升一头,每头母猪一年可以增收300-400元;料肉比降低0.1,每头商品猪成本下降40-50元;死亡率下降1%,每头商品猪成本可下降8-10元。”
业内对猪精需求旺盛,猪精的市场空间很大。12月13日上午,首届中国种猪精液拍卖活动,2023中国种猪精液大赛的部分获奖企业产品会进行现场拍卖。主办方期望举办这一活动,努力营造“比拼赶超”精神风貌,展示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形成“华系”种猪品牌,推动猪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赛评比将包括以下三大指标:
(1)种猪常温精液不得含有非洲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相关物质,否则取消该样品参赛资格。
(2)种猪常温精液质量检测项目包括: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检测方法参照《种猪常温精液》(GB 23238-2021)执行。
(3)样品得分=精子活力×(1-精子畸形率)×100,参赛样品得分的几何平均值为该企业的最终得分。
大赛将会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获奖企业由组委会制作奖牌和证书,在第五十届养猪产业大会(广州)上颁奖。
【记者】曾慧玲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